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17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阿勒泰科克苏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温泉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都在名单之列,这意味着新疆又要新添两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记者浏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通知发现,此次新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17处,其中黑龙江省6处、湖北省3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处,浙江省、江西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各1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等由环境保护部另行公布。有关地区要按照批准的面积和范围组织勘界,落实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并在规定的时限内标明区界,予以公告。
此次入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温泉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纪晓伟表示,自年5月正式启动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先后通过了自治区林业厅、环保厅、国家林业局和环境保护部对“申报材料”四次的评审工作。纪晓伟说,入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温泉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长期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将有效得到解决,“同时在未来的工作之中将做到加大对保护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对保护区管护能力的建设,以及强化保护区科研监测等方面的建设,确保保护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据阿勒泰科克苏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连续7年,科克苏湿地每年投入万元,用于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研究与示范,并实施了苇湖生态立体化养殖、生态种植实验、湿地边界生态保护等工程。“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我们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该工作人员说。
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新疆将继续完善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新建各种类型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处,使我区林业自然保护区个数达到48个,面积达到1.88亿亩;同时进一步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水平;争取完成5个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工作。
↓↓↓继续阅读
阿勒泰科克苏湿地位于新疆阿勒泰市境内,在入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前,科克苏湿地属于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南北宽20.2千米,东西长23.8千米,总面积.67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面积.67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47平方千米,实验区面积77.53平方千米。保护区内湿地为新疆北部荒漠中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湿地水源主要源于额尔齐斯河、克兰河2条河流。
阿勒泰科克苏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65科属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8种;裸子植物1科1属5种;被子植物61科属种。保护区拥有雪白睡莲和沙芦草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以及2种特有种额河木蓼和阿勒泰菱角。
阿勒泰科克苏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植被分为落叶阔叶林、温性落叶阔叶灌丛、草原、草甸、荒漠、沼泽、水生植被7大类,15个植被型,46个群系,其中水生植被分布于静水湖泊及池沼边沿,主要由眼子菜群落、穗状狐尾藻群落、浮萍群落、萍蓬草群落、睡莲群落、荇菜群落、芦苇群落、香蒲群落组成。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野生动物种,其中有鱼类5目8科22种,两栖动物1目1科1种,爬行动物1目3科12种,鸟类14目36科种,哺乳动物6目13科36种。
来源:新疆晨报
编辑:邓亚楠
校对:李志科
审核:吕文婷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hj/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