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强观鸟始自64岁十年编著阿勒泰野

发布时间:2020/11/10 14:03:49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http://m.39.net/pf/bdfyy/bdfjc/

年9月,在阿尔泰山拍摄岩雷鸟。韦晔摄波斑鸨与黑耳鸢对峙。张国强摄

我的家乡在新疆阿勒泰,“雄鸡”地图上翘起的尾巴,就是我的出生地。张国强伯伯的《阿勒泰野鸟》由海峡书局出版了,收到这本书的当日,我连夜读完,心也跟着鸟儿飞回野外。

夏末在江苏如东,黄海的大潮把一群鸻鹬赶上了光滩,蛎鹬三五成群晒着日光浴,胡萝卜一样的大嘴在单筒望远镜里很是招摇。每每看到这些迁徙的鸟儿,我总有亲切之感,正如“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就会想起在家乡的野外遇见它们的情景,赤麻鸭、反嘴鹬、黑喉石鵖、蓝喉歌鸲……我还依稀记得,第一次在额尔齐斯河的鹅卵石滩上发现蛎鹬,就是因为它们的胡萝卜大嘴。

遗憾的是,直到18岁那年离家,我对家乡鸟类的认识仅仅是老鹰、乌鸦、啄木鸟、麻雀、鸭子。

鬼鸮。张国强摄

八年前,当我在西双版纳迷上观鸟,翻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时才发现,很多鸟类的分布区狭窄,有些仅在阿勒泰分布,比如阿尔泰雪鸡,网络上甚至找不到一张野外照片。

观鸟让我对家乡的认识有了新的维度,故地重游,当年“狗刨”的河汊里有金黄鹂、黄喉蜂虎,沙枣林里有斑翅山鹑和太平鸟,公路边的水洼里有反嘴鹬繁殖,防洪堤两侧的杨树上有黑啄木鸟把树干“敲”得咚咚响。父亲看了图鉴后告诉我,蓝胸佛法僧居然来过我家小院。也许你不曾见过这些鸟儿,但仅是望文生义地想象,就知道它们有多美妙,而我和伙伴们当年却“视而不见”!不得不说,这是博物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缺失带来的缺憾。如果时间倒流20年,有这样一本图文并茂的大部头鸟类摄影集问世,我的青少年时光会有怎样的奇幻经历!

观鸟让我和张国强伯伯成了忘年交。他长期在公安政法战线担任领导工作,退休后一发不可收拾地研究、拍摄鸟类,彼时野生鸟类的资料非常有限,地区性鸟类分布的名录依据的只是专业研究人员的短暂调查,一切都得探索。这位老公安的“方法论”在寻找鸟类线索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他会拿着鸟类的图鉴去拜访哈萨克族牧民,顺藤摸瓜找到目标,更善于发展眼线,在阿勒泰地区的各个角落都有他的“情报站”。

一年冬天,我在额尔齐斯河谷发现越冬的鹊鸭,张伯伯听闻,放下电话就赶来与我会合,在此之前,阿勒泰地区一直被划定为雁鸭类的繁殖地,而非越冬地。

这些年越来越多摄影爱好者加入拍鸟队伍,世界各地都有了中国“鸟人”的身影,可张伯伯一直坚持深耕阿勒泰,他一开始就把观鸟、拍鸟的主要目标限定在阿勒泰地区11.7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坐车、骑马、徒步,十年来拍摄到阿勒泰地区的野生鸟类已达余种,当大部头的《阿勒泰野鸟》展现在读者面前时,您也许不敢相信,这书中绝大多数图片都是他克服左眼失明等疾病困扰,从64岁到74岁翻山越岭栉风沐雨的成果,其中不乏阿尔泰雪鸡、小嘴鸻、灰山鹑这些“高精尖”鸟种,一次次刷新中国鸟类的野外影像记录。而白鹈鹕、柳雷鸟、岩雷鸟这些让国内观鸟爱好者垂涎三尺的珍稀鸟种,张伯伯都有清晰的精彩行为记录。

岩雷鸟,雄,冬羽(上图)雌,夏羽(下图)。张国强摄

《阿勒泰野鸟》全景式呈现阿勒泰的鸟类资源,对公众的启迪超越了认识和爱护野生动物本身。当我们追逐财富舍不得停下脚步时,可以想一想,财富之外,我们忽视的美好事物是不是太多了;在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可以想一想,这样一厢情愿的建设会不会把鸟儿赶得没了踪影。

愿朋友们在阅读《阿勒泰野鸟》的过程中有新的收获,愿我们与鸟儿的缘分能在野外一年年续写!

购买《阿勒泰野鸟》可致函xingyun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xs/11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