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欢迎收听玉米熊放学小报,今天是年5月18日星期一,这里是玉米实验室。
天上的街市——“灯柱”现象大家好,我是经常抬头看天的参商。
要说这夜空中有什么,大家的第一反应估计都是星星呗。只是现在城市里光害重,看星星似乎成了件不太容易的事儿,抬头看天也就没什么新鲜劲可言了。不过前阵子,有群厦门热心网友抬头一瞥,竟发现了神奇的一幕:深蓝色的天幕上出现了五彩的“星群”,看上去像星星点点的灯火一般,颇有郭沫若笔下的天上街市之感。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厦门日报记者林铭鸿摄
图源微博
Ashin利玲图源微博
海天袁泉原来,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礼物叫“灯柱”,是一种罕见的大气光学现象。高空中的大量冰晶水平摆正自己的身体,就像一个个小镜子。排列整齐的它们让整片天空化身为一块光滑的镜面,这时地面上的光源将五彩斑斓的光投向上空,和这面大镜子打了个照面,于是被无情的反射回来,由我们的眼睛接收,那么站在这头的我们也就看见悬在天空中的灯火虚像了。这个原理听起来好像不是那么复杂,那为什么说它罕见呢?让我们划个关键词:大量冰晶。能形成并且稳定保留大量冰晶,显然需要一个极寒冷的条件,所以,大部分的灯柱现象出现在冬季的极北之地,差不多是零下20℃的标准。再加上这些冰晶要在高空中抵挡住阵阵“妖风”,保持水平的优雅姿态,所以灯柱现象自然就没那么常见了。
说到这儿,问题又来了:这回欣赏到奇观的朋友们可是身处厦门,和酷寒之地压根儿沾不上关系,那这又是怎么操作的呢?这种罕见中的罕见现象叫“暖夜灯柱”。那天的厦门下过雨,零度层(温度为0℃时的气层)以上的高空湿度大而深厚,配上零下的温度条件,让云层就像“旺旺碎冰冰”,完美拥有了镜子的功能。而恰好迎来的一股冷空气则给原先湿度较大的大气低层来了个微脱水服务,相对干爽的状态减少了大众视线的阻碍,创造了相对通透的观测环境。这么一来,灯火通明的厦门岛直面这面大镜子,便造就了幸运群众看到的天街之景。值得一提的是,随后有气象爱好者将灯柱幻影翻转过来,和厦门地图进行了比对。不比不知道,一比才发现这灯火点阵和地图上的街区地标简直可以说是完美对应,清晰又精美。所以,就凭这暖夜灯柱加上超高清幻象地图,厦门此景都称得上是珍贵之作,让人不禁幻想这会不会是平行世界大门的开启呢?
年1月11日,新疆阿勒泰出现了奇幻的“寒夜灯柱”,并被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了下来。
翻开我们国家灯柱类现象的分布记录图,会发现大部分现象都属于“寒夜灯柱”,而“寒夜灯柱”的大部分则又以稍显霸道的姿态占据着东三省和内蒙。相比之下,“暖夜灯柱”就显得珍贵多了,算上这回仅仅出现过两次。不过大家别看它数量少,势头可是超级猛,这次的厦门奇观一下子就将我国的观测记录几乎刷新到了最低纬度。
唉,羡慕了……厦门的朋友们实在是锦鲤本鲤啊!
这里是玉米实验室,每天一张放学小报。
小电影厦门暖夜灯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ms/1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