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群众工作能手有一种爱叫此情

发布时间:2021/8/4 13:43:29 

他们是活跃在基层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他们进群众门、说群众话、知群众事、解群众忧、领群众干、得群众心,他们是五万名“访惠聚”驻村干部中的优秀代表,他们是我们正在寻找的“百名群众工作能手”。

今天“新疆访惠聚”推出“五个”新作为展示第96期,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群众工作能手是如何诠释真爱无言,此情长留百姓心间的。

“党派来的好干部,是我们的贴心人”

记自治区安全监管局驻和田市伊里其乡亚甫拉克村工作队长何维

在和田市伊里其乡亚甫拉克村,只要提起自治区安全监管局驻村工作队长何维,村民都赞不绝口:“他是党派给我们的好干部,是我们的贴心人。”

思想引领独创“六步帮带法”

初到亚甫拉克村,何维就发现,村干部文化水平低、工作经验少、开展工作能力弱。年,村党支部书记阿巴拜克日·乃比换届后刚刚上任,这个32岁的年轻人工作有朝气、有干劲,但缺乏工作经验。村干部队伍里年轻人多,政策理论水平低,工作不得其法。

“我们要帮助基层打造一个坚强的党组织,打造一支能干的党员队伍,为老百姓更好地服务!”何维说。为尽快提高村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何维通过调研和梳理,总结出“六步帮带法”,即:“一对一”帮、“压责任”促、“手把手”教、“不定期”评、“用示范”带、“严制度”领。按照“六步帮带法”,何维和队员手把手教村干部学政策理论,理工作思路,传工作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干部队伍的学习意识和纪律观念增强了,工作能力也提高了,开会、布置工作、讲评逐渐熟练,工作状态渐入佳境,整个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全乡30多个村的半年考核中,连续多年落后的亚甫拉克村跃居第四名,从后进成为先进。好消息从乡里传回来后,阿巴拜克日激动不已,“如果没有何队长传帮带,我们这个新班子还要多绕不少弯路呢。现在,我们村干部更有凝聚力了,我也更有干劲、更有信心了。”

倾注真情排忧解难“贴心人”

年10月14日一大早,60岁的村民麦依丁·艾海提怀揣着自家芦花鸡下的鸡蛋,拄着拐杖小心翼翼地往村委会赶,他要把鸡蛋送给自己的亲戚何维。到了村委会,他用粗糙的手从大口袋里慢慢地摸出鸡蛋,三十几个鸡蛋摆了半桌子。

说起何维的贴心,麦依丁感触很深。麦依丁和女儿、孙女生活,是何维的结对亲戚。因病行动不便,何维每周都要去看望他,帮他解决困难。麦依丁家里缺劳力,一到农忙就犯愁,何维就带着队员帮他夏收、秋收。有一次,麦依丁突然患病,幸亏何维及时找来村医,又一直守候在身边倒水端药,直到他恢复才离开。

麦依丁的女儿感动地说:“我在工厂上班,工作很忙,何队长和工作队员常来我家,帮我照看父亲和孩子,太感谢他们了。”

何维的真心、贴心让麦依丁老人感受到党的关怀,每逢村里有活动,老人都会积极参加。在村里,他逢人就夸何维和工作队,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宣传党的好政策,嘱咐年轻人擦亮眼睛,分清是非。他的女儿也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她说要给更多人宣传党的好政策。

何维深知,要让村民知党恩、感党恩,就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成为村情民意的“知情人”、群众信赖的“知心人”、稳定发展的“管用人”。每天,只要有时间,他就“泡”在村民家里、走进田间地头,仔细询问村民的家庭情况、困难诉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回来后又及时记录入户走访笔记,工作到深夜一两点是常事。

真诚帮助、无私奉献,让何维赢得全村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大家有困难找他反映、有烦恼向他倾诉、有喜悦与他分享、有想法与他商量,他真正成了村民的“贴心人”。

致富有路“玫瑰之约”促脱贫

亚甫拉克村是深度贫困村,全村户,九成以上村民靠种地维持生计。如何实现脱贫,是何维心头的一件大事。

“扶贫,必须变输血为造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何维说。

亚甫拉克村有种植玫瑰花的传统,村里的致富能手都是通过种植玫瑰花起家。按照往年的行情,麦地里套种玫瑰花,收入是麦子的三四倍。但是,玫瑰花种植投入大,仅购买玫瑰花苗一项,一亩地就要近万元的成本,这让很多村民望而却步。

为此,何维多方协调,申请到扶贫专项资金,为村民购买玫瑰花苗。村里有户村民在冬小麦地里套种了玫瑰花。工作队又请来专家,教授村民如何种植。

“以前大家觉得种玫瑰花成本高,不敢种,现在苗子不要钱,我们只管把玫瑰花种好,收入就能翻番,我们就可以甩掉贫困的帽子。”村民努尔艾合麦提·斯拉吉开心地说。

在村民忙着耕种的时候,何维和村干部又在做更长远的打算。“距离村子不远是和田市青年再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有加工销售农产品的优势。我们已经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收获的玫瑰花将全部运往那里进行玫瑰花茶、玫瑰花精油、玫瑰花酱等深加工。”何维信心满满。

两年后,村里将出现集中连片的玫瑰花田,到了盛花期,依靠毗邻和田市区的地理优势,还将发展乡村旅游。一想到两年后的“玫瑰之约”,村民的积极性更高了,奔小康信心更加坚定了。

居民心中最美的“云彩”

记新疆油田公司克拉玛依物业管理公司驻克拉玛依区银河路街道红文苑社区工作队员钱小芸

在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银河路街道红文苑社区,居民都记得那个一头短发、办事麻利的姑娘,他们亲切地叫她“云朵”。她是新疆油田公司克拉玛依物业管理公司驻社区工作队员钱小芸。

对于社区居民来说,钱小芸就是他们心中最美的“云彩”------久旱洒下甘霖,阴沉时带去希望,烈日下为他们遮阴。

积雨云

云的神奇,在于变化万端。钱小芸的“神奇”,在于她心系群众。当居民需要她时,她是一朵“积雨云”,为他们送去“及时雨”。

红波小区已经建成有30年,属于老旧小区,居民家中经常因水管线老化出现漏水情况,住在11栋的刘小叶阿姨为此饱受其苦。

钱小芸通过入户走访得知情况后,立刻与物业公司联系,货比三家,最终找了一支收费合理、口碑较好的装修队,在与他们一起检查补漏部位,谈好价格、确定好工期后才放心离开。

看着维修一新的水管线,老两口不住地夸赞:“这孩子真了不起,漏水漏了两年,我们一直没修好,她一来就把问题解决了!”

三伏天,克拉玛依骄阳似火,低保户阿依夏木心急如焚。原来,她家热水器坏了,常年卧病在床的女儿不能洗澡,苦不堪言。

钱小芸得知后,立即联系了物业公司进行维修,第一时间为她在工作队“为民办事”经费中申请了维修费用,送到阿依夏木手中。热水器修好了,卧病在床的女儿洗上了热水澡。“每次钱小芸为我们忙里忙外,连一口水也顾不上喝,这样的好干部我们真的很喜欢。”阿依夏木说。

每当了解到群众的困难,钱小芸总是仔细记在本子上,每当解决了群众的一个困难,她就如释重负开心不已。对她来说,一年来,为居民排忧解难50多次,是她最值得骄傲的事。

卷积云

卷积云,类似波纹,预示着天气转晴。对于那些被“愁云”笼罩的居民来说,钱小芸如同天空中那轻浅的波纹似的“卷积云”。

年7月的一天,钱小芸刚下夜班,电话就响了起来。“我现在怀孕了,老公不给我钱,也不照顾我,小芸,帮帮我吧……”电话那头,居民古丽泣不成声。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一想到居民对自己的信任,钱小芸毫不犹豫地来到该居民家中。经询问,古丽道出了原委:老公迷上了赌博,不回家,也不给家里生活费。

钱小芸咨询了社区律师,又在网上找了大量与赌博有关的事例,每天上门与古丽的丈夫艾力谈心。“这是我的家事,你少管!”好几次,钱小芸都被轰了出来。委屈、不甘交织成泪水,一瞬间夺眶而出。“算了吧,吃力不讨好的事就别掺合了!”家人朋友劝她。但她却暗下决心:“古丽的丈夫只是最近才开始赌博,悬崖勒马还来得及,要是真的陷进去就晚了,我一定要管。”

第二天,钱小芸又带着水果到古丽家去了。在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劝说下,艾力被钱小芸的真情劝说打动:“我一时犯浑,多谢你拉了我一把,不然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啊,我再也不去赌博了,还请你们以后监督我!”丈夫迷途知返,古丽的“天空”放晴了。

年,钱小芸走访居民余次,对社情民意了如指掌,也正因如此,她总是在别人需要她时出现,把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遮阳云

阴雨笼罩的日子,钱小芸是“卷积云”;当太阳炙烤时,她又会悄然变成一朵“遮阳云”,为大家带去清凉。

由于历史原因,文化小区第50栋居民楼常年没有物业公司管理,尤其是院子里的纳凉椅早已破损不堪。

“物业的问题要解决,纳凉椅的问题更要解决。”钱小芸和队员们多次到实地查看情况,拍照存档,与建设部门和物业公司联系了解情况,并找到相关单位协调落实。在钱小芸的推动下,工作队长与派出单位协商,终于解决了纳凉椅的问题,为小区居民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

“夏天终于能坐上纳凉椅了。”听到居民爽朗的笑声,钱小芸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群众把我们当作希望,我们不能让群众失望!”这是钱小芸常说的话。一直以来,钱小芸的工作得到了各族居民的交口称赞,在红文苑社区,她到处都是“亲人”。“小芸,快到家里坐坐,外面冷!”“最近感冒的人特别多,一定要多穿点啊!”见到她,居民们都要关切地叮咛。

对于社区这个大“家”,她总是尽心竭力,但对于自己的小家,她却无暇顾及;对于社区居民,她总是无微不至,但对于自己的家人,她却疏于照顾。她把一切都送给了社区居民……她的心,早已掏给了红文苑社区。

年,钱小芸申请继续留驻,整个社区都沸腾了,居民高兴不已,因为他们心中那朵最美的“云彩”将继续绽放美丽。

将真情定格在驻村路上

记阿勒泰市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驻台地克孜勒别勒村工作队副队长热孜万·玉山

阿勒泰市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驻台地克孜勒别勒村工作队副队长热孜万·玉山,驻村一年来,把乡村当家、把村民当亲人,帮民解困、促民增收,用自己的真情换取了村民的实意。

真情满溢的“好妈妈”

年4月的一天,当热孜万和队友来到村民努尔兰家,推开房门的一刹那,屋内的场景让热孜万震惊了,除了床铺以外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电器。头发脏乱、衣着单薄的三个孩子更是让人不由心生怜悯。经询问了解到,努尔兰的妻子三年前因病去世,自己又经常外出务工,家里的三个未成年孩子的生活得不到很好的照顾。

热孜万和队友当即烧水给孩子们洗头洗澡、打扫房屋和准备饭菜。得知孩子除了校服没有什么可换洗的衣服时,又从村上的“爱心超市”挑选了适合孩子们的衣服给他们换上。

从那天起,热孜万只要外出办事,就会给孩子们买些好吃的和学习用品,时不时给孩子们做顿可口的饭菜,经常辅导功课。真情换来的也是真情。如今,热孜万已成为三个孩子眼中比妈妈还亲的人。村民们对此称赞不已,对热孜万更是“一万个佩服”。

热孜万做的好事实事还远远不止这些,联系单位,让村里的孩子们免费参加青少年暑期夏令营活动;帮助学校申请文体器材......

说起这些,热孜万总是谦虚地说:“太大的事我也办不了,但小事一定要解决,既然来驻村,克孜勒别勒村的村民就是我的家人,帮家人做事理所应当。”

真爱融冰的“好大姐”

热孜万看着大大咧咧,其实心思细腻,特别在做群众工作方面有自己独到的方法。有时村干部解决不了的事情,她一出面,村民准给“面子”。

叶尔泰是村里出了名的“酒鬼”,只要挣点钱就去买酒喝,因有这种不良嗜好,老婆忍无可忍最终和他离了婚,现在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还经常与人发生争执,村民见了他都避而远之。只要说起叶尔泰,村民都开玩笑说,要找他家的房子在哪里,就看哪家院子里的酒瓶子多,那就是他的家。

如今,再到叶尔泰家,屋内窗明几净,屋外干净整洁,圈内牛羊肥壮,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很难想象与之前描述的是同一个人。

谈起自己的变化,叶尔泰深有感触:“热队长经常过来帮助我,找我谈心,和我做朋友。以前干活儿不管做的好不好别人都瞧不起我,每天顶着一个醉脑袋。现在我不喝酒了,心情也舒畅了,信心十足、有干劲儿了,相信以后的生活会一年比一年更好。”

在克孜勒别勒村,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打电话,热孜万总会立即赶到现场,倾心尽力帮民解困。十余起帮扶的背后,饱含了热孜万对村民浓浓的真情。“同住在一个村里,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要互帮互助,邻里间和睦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希望。”热孜万常说。

真心帮民的“好儿女”

随着越来越多的惠民政策在基层见实效,村民的幸福指数也在逐渐提升,想干事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村民马木尔别克享受了国家牧民定居房,在台地定居,但因为工作不好找,一直靠给别人代牧补贴家用。热孜万得知后,就帮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ly/141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