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知道李娟,是因为同学的《我的阿勒泰》这本书。那是一本有着淡紫色碎花的纸质硬壳书,精致的外表一下吸引了我。而走进书中,我更佩服她文字中散发出来的生命的原始张力。
接下来,就让民图君带你们来认识一下李娟吧!
李娟,年7月21日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籍贯四川乐至,中国当代作家。语言特点: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年开始写作,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报纸开设专栏。年1月,出版首部散文集《九篇雪》。年6月,出版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年,获得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年,相继出版长篇散文《冬牧场》与《羊道》系列散文。年,出版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地》,后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
汉族人,生在新疆。
李娟一家有三口人,妈妈、外婆和她自己。外婆八十多岁高龄,善良、坚强,甚至还有点小顽皮,妈妈年轻时曾是新疆某文艺团的技术员。文艺团解体后,她妈妈带着她和外婆,来到了地广人稀的阿勒泰,开了一家杂货铺,同时也是裁缝铺。妈妈手巧,头脑灵活,是家里的顶梁柱。
李娟的幼年和童年时期,大部分时间是跟着妈妈流浪的。从夏牧场转到冬牧场,住过漏雨的帐篷,住过简陋的房子,住过不透气的窑子。但对新疆,她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就像她提到过,虽然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南方生活,生活在城市里,但她的文字仍然描绘的是新疆,是阿勒泰,是存留于她记忆里的那片广袤的土地。
上天赐予的写作天赋朱天文:“我在台北,我读到了李娟,真不可思议我同时在李娟那独一无二的新疆。”
梁文道:“这是本世纪最后的散文。”
王安忆:“她的文字一看就认出来,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时间很长,人变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现的东西。那里的世界很寂寞,人会无端制造出喧哗。”
舒飞廉:“她的出现,就像当年的萧红一样,是天才的出现。李娟和阿勒泰的关系,就像萧红和呼兰河的关系。”
李娟摄影
的确,她的写作能力就像是与生俱来的,她未经专业的写作训练,这使生活对她写作的影响完全大于文学作品对她的影响。养鸡放羊,种花喂鱼,卖杂货,做衣服,买兔子,看孩子……她用地里长出来的文字,写着地里长出来的事,充满奇妙的想法和朴素的细节。
李娟是过日子写作的。
她不是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而是在狭小的裁缝铺里,每天一点一滴将自己所看到的事和内心的感受给记录下来。
热爱生活的明媚女孩李娟当过裁缝,是那种一针一线缝出来的衣服,去过乌鲁木齐打工,碰到的是一个黑心商店,不仅干活重,还工资低。跟随妈妈转过牧场,卖过杂货。
虽然生活不易,但她始终对生活充满热情。大概是受她妈妈的影响,别人眼中的苦难,在她看来,都是必经的日子。学会在生活中看见甜,把美好的小事放大,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要学会做的。
她说:“我们想要赚更多的钱,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但是想要赚更多的钱的话,就要先到更偏远的地方,过更糟糕一点的生活。其实再想一想,那些更糟糕的生活同以后更好的生活放到一起平摊了,折算下来的话,其实还是一日日不好不坏的生活。”
恐怕只有这样的心性,才能写出这种静谧悠远的文章。
散文好句欣赏
1、痛苦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满不在乎的人不是无情的人。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头而已。
2、这种云是我们常见的一团一团的那种,似乎有着很瓷实的质地,还有着耀眼的白——真的,没有一种白能够像云的白那样白,耀眼地,眩目地白。看过云的白之后,目光再停留在其他事物上,眼前仍会晃动着那样的白。云的白不是简单的颜色的白,而是魂魄的白。
描写身边的世界(《深处的那些地方》)
我活在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上。这里大、静、近,真的真实,又那么直接。我身边的草真的是草,它的绿真的是绿。我抚摸它时,我是真的在抚摸它。我把它轻轻拔起,它被拔起不是因为我把它拔起,而是出于它自己的命运……我想说的,是一种比和谐更和谐、比公平更公平、比优美更优美的东西。
描写寂寞(《时间森林》)
她在黑暗中慢慢的摸索起身,扶着竹几、凳子,一点点挪到炉灶边,再慢慢的摸着米缸和水瓢,往锅里添米注水。又慢慢的捅开炉火,火光一点点攒动,水烧开了,水汽蒸腾。她努力弯下腰,盖上炉门,转以小火继续焖。天还没亮,灶膛之火闪耀着奇妙的红光,映在她百年的面庞上,黑暗中忽明忽暗的晃动着,而她一动也不动——那样的情景,是我今生今世多能感觉到的最刻骨铭心的寂寞。
李娟手迹
12
人物力量李娟这样的作者,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也是很少见的。不做作,无野心,不模仿,不编造,只写自己感受到的事。
这样的作家,在生活节奏快的时代,是最容易被忽视同时也是最需要的。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有静不下心来的时候,去看看李娟的文字吧。因为她的文字,宁静、自然、真诚、直击人心。往期回顾:
眼泪是胶囊,封住悲痛
图书馆获第二届湖北省高校图书馆“馆员风采”大赛多项荣誉
从典故看古诗文
一朝为清臣,生死荣辱共
官场现形记
“特缘时势要求”而著的“嬉笑怒骂之文”
采写昌冰琳编辑
昌冰琳图源
网络审核
YYQ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ly/1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