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送图书馆新书通报,好书推荐,读者活动,本馆动态,周末影讯等诸多优质内容!一起阅读,感受文字的力量!
李娟
豆瓣评分:9.0
内容简介
“”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是李娟母亲多年前承包耕种的一片贫瘠土地。李娟一如既往用她细腻、明亮的笔调,记录了劳作在这里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节:她勤劳乐观的母亲、高龄多病的外婆,大狗丑丑小狗赛虎,鸡鸭鹅,以及日渐华盛,却被鹅喉羚毁了再种,种了又毁的九十亩葵花地……刻画的不只是母亲和边地人民的坚韧辛劳,更是他们内心的期翼与执着,也表达了对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疑虑。呈现出一种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脆弱微渺的,同时又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推荐理由
时代给每个人带上了焦虑的枷锁,李娟笔下的阿勒泰牧场,没有马不停蹄的工作,没有眼花缭乱的欲望,只有牧民在劳作,牛马羊在悠闲地吃草,一望无际的向日葵在奋力生长。一切都充满久违的人情味儿和生命力。
回归自然,找寻内心的安宁,紧绷的精神会被抚平,“枕着大自然”做个好梦吧!
作者简介
李娟,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成长时期辗转于四川新疆两地,有过一段阿勒泰牧场上的生活经历。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开设专栏,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记一忘三二》等,长篇散文《冬牧场》及《羊道》三部曲,诗集《火车快开》。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曾获“人民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天山文艺奖”“朱自清散文奖”等,其中《阿勒泰的角落》在海外有法语版和韩语版发行。
原文摘录
我不得安宁。无论生活在多么偏远僻静的地方,我的心都不得安宁。
我最嘈杂,最贪婪。我与眼下这世界格格不入。
眼下世界里,青草顶天而生,爬虫昼追日,夜逐月。风是透明的河流,雨是冰凉的流星。
只有我最简陋,最局促。
我酝酿出一份巨大的悲哀,却流不出几行眼泪。我全面坦露自己的软弱,捶胸顿足,小丑般无理取闹。可万物充耳不闻。
我无数遍讲诉自己的孤独,又讲诉千万人的千万种孤独。越讲越尴尬,独自站在地球上,无法收场。
在北方的广阔大地上,从夏末至初秋,每一个村庄到富可敌国,每一棵树都是黄金之树。尤其白桦树,它除了黄金,还有白银。它通体耀眼,浑身颤抖,光芒四射。但它的金色永远还差一点红色,它的银色永远差一点蓝色。它站在那里,欲壑难填。一棵树就沦陷了半个秋天。另外半个秋天为另一棵白桦所沦陷。但是,在这两棵白桦之外,还有成千上万的白桦。再也没有秋天可供挥霍了。成千上万的金色白桦是北方大地最饥渴最激动的深渊。
书友评论
暴躁***:世界读书日读完这一本。第一次看李娟的书,是受书名吸引。她生动朴实的文字里有很强大的力量,有生活的琐碎,也有苍茫的孤独。我们很少注意到的东西她都仔细描绘出来,我已经开始和她一样感到万物可爱!
柳大***:散文很散,但是情不散向日葵永远面向太阳就像母亲以及所有乌伦古的劳动人民一样,乐观,勤劳,执着。但是向日葵也有背向太阳的一面,那里是黑暗的,叶子是渺小的,就像这片贫瘠缺水的土地一样,在自然面前大家都很脆弱。
山河***:李娟的回忆同时揭开了我的回忆,她的童年就是我的童年,我们一同沉默的时候,过去年代的记忆便潮水般涌来。我们一同发现当我小的时候我什么都爱,当我长大了,我忘记了我其实什么都爱。哥哥带我抓蚂蚱,追蜻蜓,逮泥鳅,掰玉米,刨红薯,河里洗澡,一人报个大向日葵掰瓜子吃,半夜去坟头练胆。。。蓦然全都涌现出来,突然发现那时候是那么快乐。现在变得嘈杂,变得贪婪,变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或者俗不可耐。究竟是更强大了还是更懦弱了。
阅读方法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ly/10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