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吃撑了,喝粥不养胃还伤胃真相出乎你的

发布时间:2021/11/15 13:48:25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新春佳节,满桌珍馐

天南海北,飞禽走兽

大鱼大肉,大快朵颐

…………

只可惜,一顿狂搓后

胃肠却弱爆了!!!

脘腹胀痛、食滞难消,

内心就像搁着一吨石头,

实在是堵!得!慌!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也许,你会掀开锅盖,撒半斤大米,再配上玉米、燕麦、小米等各路杂粮,辅以黑豆、赤小豆、白扁豆等五彩之菽,一锅乱炖、热气腾腾,然后美其名曰“杂粮养胃粥”。

可是,养生君在此要郑重宣告:喝粥未必能养胃!

喝粥未必能养胃?

粥属于流质食物,不需要经过咀嚼与胃部蠕动即可快速进入小肠,在分解为葡萄糖后,能立马被人体吸收利用,大大降低了肠胃的负担。

然而,喝粥养胃却是因人而异。

胃酸不足,确能养胃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其胃酸分泌不足,喝粥能促进胃酸分泌,有助于食物消化,还能提升血糖,对这类人群,喝粥确实能“养胃”。

胃酸过多,反而伤胃

但对于普通人,或胃酸分泌过多的胃炎(多见于年轻患者)、消化性溃疡患者,粥消化得太快,反而不利于养胃。

这是因为,粥在进入体内以前,碳水化合物和水分已经充分结合,进入口腔和胃后,就不能充分地与口腔分泌的蛋白酶和胃里的胃酸混合反应。以致胃酸过多,反而引起腹胀、恶心等不适,或加重胃既有的病情。

反酸,使胃“雪上加霜”

容易烧心、反酸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喝粥还有“雪上加霜”的嫌疑。粥类食物是流质,容易导致反流,连同胃酸一起反流的话就更容易产生反酸。故不太建议过多进食流质食物,而应进食半流质或固体食物。

节后养胃,这样才靠谱

由此可见,“喝粥养胃”并非人人皆宜。

要养胃,平日不妨少吃寒凉,多吃温热类食物,以及加强运动,适当舒缓情绪。

春节假期,有些人大鱼大肉,有些人则吃多了甜食,虽没造成严重的疾病,但消化功能大大折损,胃口、精神明显不如节前。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先清清肠胃,来点清淡食物,如萝卜、青菜、水果、酸奶等,同时减少油盐和辛辣食物的摄入,给肠胃减减压。两三天清淡饮食后,人就会觉得浑身轻松;几天后,就可以恢复平常饮食了。

饮食伤胃,三个方子能化解

当然,有些“吃货”春节期间毫无顾忌,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饮食伤胃的情况。

表现为胃脘疼痛,腹部胀满、拒按,更有甚者还会反酸,呕吐不消化的食物,口中气味腐臭恶臭。不仅严重影响进食,还会大便不爽。

怎么破?不妨试试几道经典的健脾胃、消积滞的食疗方。

1谷麦芽山楂汤

材料:谷芽、麦芽、山楂各10克,茯苓20克,陈皮3克,蜜枣1个,生姜3片。

制作方法:药材稍浸泡,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武火滚沸后,改为文火煲1.5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食膳功效:谷芽和麦芽,均有消食健胃、化积的作用,两者常配伍为用。尤其适合消化不良的人群。

2白萝卜汁

材料:白萝卜一根,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白萝卜洗净,榨汁,加冰糖适量调溶。每服ML,日3次。

食膳功效:白萝卜味辛、甘,性凉,具有消食、下气、利尿的作用,冰糖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的功效。两者榨汁服用,适于食积胀满、消化不良、反胃吞酸的患者。

3神曲丁香茶

材料:神曲15克,丁香1.5克。

制作方法:将神曲和丁香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食膳功效:神曲为辣蓼、苍耳、杏仁、青蒿、赤小豆等药食加入面粉或麸皮共6味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又名六神曲,其性温味甘心,如脾、胃二经,具有理气消食、健脾和胃之功。丁香则温中降逆,能排除肠内积气、促进胃肠蠕动和胃液分泌,从而健脾开胃、消胀止痛。二者合泡代茶饮,共奏温中散寒、健胃消食之功。

自己动手,打开“胃口”

除了以上食疗方,“养生君”还要悄悄告诉你——在我们的身体里,其实还有几个秘密“开关”,找准这些开关,就能轻轻松松,打开胃口!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启动这四个秘密开关吧。

1开关一:足三里穴

定位: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简易取穴:屈膝,手部张开虎口朝下圈住膝盖,四指自然下垂、并拢,中指尖着处。

操作:坐位,双手分别在同侧下肢取穴,食、中指并拢做环形按摩,力度由轻到重,并配以点、按,力度稍重,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次约5分钟。

功效:足三里穴对各种胃部不适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2开关二:中脘穴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四寸,前正中线上。

简易取穴:仰卧时胸剑联合处(胸骨正中线上接近下端的明显突起位置)与肚脐连线的中点。

操作:平躺、坐位或立位,右手掌根在穴位上做顺时针按摩。注意,要有“渗透力”,带动皮下组织运动,不要只在表皮画圈。力度可由轻到重,保持呼吸均匀。

按摩约3~5分钟后,双手搓热,掌根重叠置于中脘穴上,配合呼吸进行按压:呼气时下按,吸气时掌根紧贴着皮肤一起上抬,如此反复3~5分钟,至胃脘部有温热感为宜。

功效:刺激中脘穴,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症。

3开关三:膻中穴

定位:在胸部,横平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简易取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平躺、坐位或立位,一手拇指按于穴位之上,做上下方向的来回按揉,力度由轻到重,约2分钟后,改为点按,力度以自己能够耐受为度,时间约2~3分钟,以局部出现皮肤红晕、有温热感为佳。

功效:膻中穴具有宽胸理气之效,对精神较差、情绪抑郁等情志方面问题均有改善效果。

4开关四:四缝穴

定位:在手指,第2~5指掌面的近掌侧指间关节横纹的中央,一手四穴。

简易取穴:展开手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靠近手掌的关节处横纹中点。

操作:一手拇指掐另一手的四缝穴,掐的力度以能耐受为度,每一手指的穴位掐1分钟左右,以局部出现红晕为佳。

功效:四缝穴具有化积滞、消宿食之效。

PS:除外过年吃撑了,小编今天还有一点小郁结~~戳视频

↓↓↓↓

大年初七,人日,此时此刻你身处何方?心情如何?一起到留言区聊聊呗~~

编辑:康猫猫、窈窕淑淑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点击蓝色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zy/14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