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的《我的阿勒泰》,是一本我喜欢的书,她的文字如同原生态的天籁之音。用一种最质朴的语言,舒缓的格调,轻松的幽默,慢慢诉说着在物质极度贫乏的阿勒泰,生活上的点点滴滴,那是一种来自广袤土地上的生存能力及踏实感,一种我们现在所苦苦追求的自然纯净。
李娟在《我的阿勒泰》自序中写道“愿你能通过我的眼睛和情感,体会到遥远的阿勒泰角落里的一些寂静、固执的美好。愿能为你带来快乐”。纯真善良的文字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李娟在北疆与母亲、外婆相依为命,以裁缝活计与小杂货店为生。在贫瘠辽阔的土地上,她们不断迁徙的动荡生涯,本应厚重、贫瘠、苍凉的生活,在李娟独树一帜、灵光闪闪的笔触下,却没有太多“苦”味,反而焕发出别样的温暖、丰盈与喜悦。
作品风格清新、明快,质地纯粹,原生态地再现了疆北风物,带着非常活泼的生机。
《我的阿勒泰》并不是一本专门描写阿勒泰风土人情的书。虽然,在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段落,你都能看到这种风土人情。在李娟这里,没有选题一说,鸡毛蒜皮的家常小事,养狗、睡觉、卖杂货、修鞋,都能信手拈来成为叙述对象。这种叙述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贯穿始终的淡淡疼痛感。
这种疼痛感,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却绝不过度。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李娟的文字,在思想上是尽情撒野的,在情感上却是含蓄克制的。
她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自己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作家赵丽宏认为,李娟的写作,让他想起巴金先生的两句坚持:“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在李娟的文字世界里,她自己就是大自然一分子,她看待周遭的视线很低。
从这些叙述中,隐约可以看到李娟的生长背景。为什么她生活悲苦,却能乐观坚强;为什么她长在山野,却有惊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什么她并未受过系统的教育,却能写出天才的文字;为什么她絮叨的家长里短,能如此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我想,因为她是真正生活着的,她努力、踏实地生活,并用最原始的本能和好奇记录下她的生活。
李娟具有罕见的文学天才。她所写的,超越了她的文化素养的承载,完全出自性灵,出自生命的感悟。知名文化人、作家舒飞廉评价说,李娟的东西,让弄文字的人绝望。李娟的出现,就像当年的萧红一样,是天才的出现。李娟和阿勒泰的关系,就像萧红和呼兰河的关系。他认为李娟是阿勒泰的清少纳言。
若有一天我有幸能见到她,我一定会问,嗨,姑娘,可否带我去到你的阿勒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xw/18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