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读书写作都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权”,读书和写作也都被披上了一层崇高感。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读书写作几乎变成了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事情。很多人不管出于兴趣爱好还是其他目的,都开始了写作,特别是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我看到过很多自媒体人在写作上面不遗余力,自己卖力写,另外也开课教别人写。大家也都牟足了劲,去学、去写、去打造个人品牌,开拓自己的疆土。但我总觉得这里有些不对劲,却又说不清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文字时代的彻底到来,使得各行各业人人都可以是撰稿者,都可以发声,然而越是这样,我越觉得文字也越来越不尊贵了、不神秘了、不可爱了,干净充满灵性的文字越来越少。
你我为什么写作?你我初衷的是什么?分享快乐?传递知识?疏解痛苦?自己写的文章,自己看吗?别人写的,你真的有兴趣?
越是这样,我也越来越不敢轻易写了,也会对自己的文字产生怠倦。有时很焦虑,想通过写字缓解,却使不上劲,为自己写不出几句感受力的文字而苦恼。是因为自己没有表达的欲望了?还是因为自己的生活极平淡,没什么可写?因为懒惰?还是因为害怕?
仔细想来,我隐隐觉得不是因为这些。
直到有一天看到了连岳在其订阅号《连岳》上写的一篇文章《文字性感的临界点》。他在文中提及到:
我当时一身臭毛病——当然,现在也有,不过少多了,这点请允许我自我表扬一下——同办公室有另一位大姐,也是语文老师,业务上要强,但是性情温和,很关照我,是真宽容。她那文静、漂亮、有礼貌的女儿,放学后就在办公室做作业。这孩子早就有了孩子,现在也是我的读者,经常在公号留言。昨天她的留言说到了自己不惧写作的临界点:开始写日记后。不少读者的经验相同,为什么?因为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没有不得少于字的要求,没有政治正确,可抱怨,可暗黑,可哭泣,甚至可色情,告别了装逼,当然提笔就写,一写就成。这孩子自身的成长,造福了她的孩子,她在评论里写到:“我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好的倾听者,我很少去纠正她,就是听她想说什么是什么。上了小学,她的作文居然完全不成问题。”这就是代际进化,你花10年得到的收获,你的孩子,几分钟就能得到。省下来的时间,他可以在更高处突破,至少,他不必受你当年不必受的苦。27岁时,我在厦门一家报纸当评论员,产量很高,文风也比传统评论活泼,但我仍然写得不顺。人与文,还是隔着一层,就像穿着雨衣洗澡。那年,王小波先生去世,是新闻热点。我后知后觉,补看了他所有的书,杂文看了多遍。才明白写作的道理: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写,口语很美,要去发现。顺着王小波的路线,又基本看全他的导师罗素的作品(数学论文实在是看不懂),罗素的文字也是聊天风格,平白,逻辑性强,偶尔逗你笑一下。我终于突破了临界点。文字不是用来伪装和附和的,它是表达我真实的想法,这样自我对话才可形成,这才是它存在的意义。
看到这里我种恍然大悟,想明白了,为什么自己明明想写,却为何会出现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觉得不顺,不能一气呵成,甚至觉得文字不对劲。文字应该是情感或者知识的真挚平实的流露,只有当身心和文字合二为一,这时候你才是和谐安定的,文字才是彻底舒服的。那种在纯粹专注的状态下写出的文字必定也是自然可亲又可爱的。
只是像我这般在写作方面先天不足的人,即便明白再多的道理,做再多的练习,可能也不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写作者。这一点我是知道的,但我还是会锻炼自己,尽可能向优秀靠近。
但也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就是天生的写作者,如我们熟知的已故作家张爱玲,天才作家都拥有天才的感受力。另外,当代作家李娟在我心目中也是天才般作家的存在。
很庆幸,自己看过,未来还能继续看到李娟的文字,看着她的文字就觉得即便外面风雨飘零,自身身处破碎荒凉的境地也能获得一份跟她笔下文字一般美好美妙的意境和存在,再暗黑的地方都会有光芒,那就是你心中的光,不仅滋养自己,还能滋养他人。每当我心情烦躁,或者写不出东西时,我一般会选择去跑步或者看李娟的书。
她的《阿勒泰的角落》等作品便是如此,读起来有一股生命力在里面,鲜活的,简直要跳出来。
张开怀抱迎接升起的每一轮太阳;静静欣赏头顶夜空下明亮透彻的月光;望向深处的峡谷,水在流,灌木在长;里面的每一个人儿都很小,又都很可爱。李娟身在其中,观察这一切,接受这一切,也尽可能享受这一切。即便是在充满荒芜艰辛的环境下,也能过得像春天一般,开出花儿来。
“哎!花为什么会有香气呢?花能散发香气,多么像一个人能够自信地说出爱情呀!真羡慕花儿......尤其是想到,远在人类诞生之前,世上就有花了,人类消失以后,花仍一成不变开遍天涯......深深感觉到孤独的力量是多么深沉巨大。我们和这世界无关......”
“总之,到河边洗衣服的话,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爱怎么想就怎么想,至于真的洗衣服就是次要的事情了,爱洗不洗,往水里一扔,压块石头不让水冲走。等玩够了回来,从水里一捞,它自己就干净了嘛。”
读她文字就会经常跟随她的想象一起飞起来,穿梭在大自然之间,玩得尽兴,一下子就把人带回到了童年时光,迎接发自内心的、踏实的欢乐,我想这也就是最性感美好的文字了。
作家刘亮程曾评价到:李娟的文字,若是追根寻源可以找到游牧文学的特色。我能为读到这样的散文感到幸福,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已经很难写出这种东西了。只有像李娟这样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自己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她笔下的贫穷、死亡、疾病、灾难,呈现出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字的高贵。
鲁迅文学奖授奖词写到:李娟的散文有一种乐观豁达的游牧精神。她的文字独具性灵,透明而慧黠,边疆生活在她的笔下充满跳荡的生机和诗意。
现在我把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等作品集共10册推荐给你,她的文字不华丽,不高谈阔论,不愤世嫉俗,不渲染悲伤,字里行间俯拾皆是真诚,浑然天成又治愈,丝毫没有刻意的姿态。
李娟的书10册阿勒泰的角落+羊道三部曲+冬牧场+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我的阿勒泰等现当代散文书籍京东¥.5购买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xw/17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