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天山网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莉
“一张有故事的,凝聚了感情和好奇心的照片,让照片具有了视觉上的故事性,一图胜千言。”5月22日下午,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新疆分院院长闫平以《如何讲好图片故事》为主题,为阿勒泰市摄影爱好者送上了一堂分享课。
22日下午,自治区文联年“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摄影培训课在阿勒泰地区文联举行。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莉摄
听说有摄影专家到阿勒泰地区给大家讲课,阿勒泰市民、摄影爱好者花建玲带着6岁的小孙子张朝阳早早来到了阿勒泰地区文联会议室,“我喜欢用摄影记录生活,来听一听摄影大咖的摄影经验。”
什么是摄影、摄影发展史、摄影作品中形式美的诸种形态、风光摄影要表现什么……通过幻灯片演示,闫平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介绍摄影理论知识,一边用大量图片展示图片是如何讲故事的。
摄影培训间隙,摄影爱好者互相交流经验。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莉摄
《大眼睛》《柯尔克孜民居》《托木尔峰》《初冬的巴音布鲁克》《水墨禾木河》《石林初雪》……闫平展示人物、建筑、风景、植物等不同类型摄影作品的同时,也讲述了图片背后的故事。
“这张图片,是摄影师趴在地上拍摄的。这粒沙漠植物种子,自己带了一包水,落地的瞬间,水包破裂。”闫平为大家介绍照片《种子》。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名誉馆长王仁也来到摄影课堂。他曾踏遍了阿勒泰地区的山山水水,采集了千余份中草药标本,也拍摄了无数张植物图片,“我拍摄的照片主要记录植物的形态、生存环境等。今天的摄影小课堂,让我对摄影理论、摄影的意义、用图片讲故事,有了更多认识。”
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资料;灵活掌握相机(手机)的使用,具备熟练运用基本的使用技术技巧;选择自己了解、擅长的方向,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每一张(组)图片只讲一个故事;要了解新疆的多元一体文化特征……闫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传授摄影知识。
摄影爱好者认真听课、做笔记。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莉摄
“您看下我这张照片如何?”阿勒泰日报记者阿尔达克·拜斯汗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展示给闫平。“闫老师关于在摄影艺术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让我很受启发。”阿尔达克说。
朱涛网名“北城北雪”,是一位新媒体创作者,他喜欢用镜头记录阿勒泰的风景、美食、文旅,“收获颇多。我对如何用摄影作品宣传好阿勒泰,有了更多感悟和思考。闫老师是全国摄影艺术展的评委,听了闫老师关于参赛摄影作品的解读,我对参赛摄影作品有了更多了解。”
摄影小课堂结束了,听众们意犹未尽,围拢到闫平身边,希望他再展示讲解一些优秀摄影作品。
摄影培训结束后,部分观众继续向闫平请教。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莉摄
“闫老师说,摄影,要用心感受周围的一切,哪怕是一束光、一滴水、一阵风,摄影者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记住了这句话,要更加细致观察生活。”花建玲表示。
“收获非常大,我感受到摄影专业领域的思考。摄影是一项精神运动,我希望自己能拍出更专业、更艺术、更有情感、更有价值、更有故事性的影像作品,将我的家乡——美丽和谐的阿勒泰展示给更多人。”35岁的杨春艳告诉记者。
观众拍摄自己喜爱的照片。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莉摄
此次摄影小课堂,是自治区文联年“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一部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xs/18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