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头条与克拉玛依人每天生活有关的事情

发布时间:2022/3/8 12:10:50 

今早下了点雨,空气真好!

最开始先花1分钟,

带你看遍克拉玛依的美。

别眨眼哦!

鹅喉羚觅食市区南郊

本报首席记者闵勇摄

4月15日傍晚,市区南郊九公里立交桥附近,一只鹅喉羚在芦苇丛中觅食。4月以来,记者在市区南郊九公里立交桥至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一带,发现了一群迁徙至此的鹅喉羚,它们白天分散到戈壁滩中觅食,夜里聚在平地上休息。

近年来,我市开展了生态恢复工作,成效显著。如今,中心城区外围静谧的环境和丰富的植被,吸引了鹅喉羚、狐狸、野兔等野生动物来此。

天热了花开了动物多起来了嘛,

陪了咱们一个冬天的暖气也停啦。

我市15日正式停暖

本报讯(记者倪璐通讯员王富胜周海燕)4月15日凌晨,根据我市城区至集中供暖计划,持续了天的供暖周期正式收官。随着相关供暖设备的缓缓关闭,居民家中的暖气片也逐渐凉了下来。

如有供暖方面的疑问,市民可拨打市热力公司一站式服务电话,投诉电话、;国电热力公司客服联系电话、;广盛供热公司服务热线、进行咨询。

送走了这波暖气,

咱们看看克拉玛依餐厨垃圾是咋送走的。

本报记者朱芸通讯员李艳丽张爱华

克区的餐饮商户已彻底告别泔水车

餐厨垃圾被收集送去喂猪的历史也已终结

工作人员正在收集餐厨垃圾。本报记者朱芸摄

通过自动化处理系统实时监控餐厨垃圾处理情况。本报记者朱芸摄

据克区市政公用管理中心统计,克拉玛依区餐厨废弃物日常产生量为35至40吨,节假日约为45吨。目前,该厂的日收运能力为50吨,完全能够满足需求。

餐厨垃圾厂的水解罐和厌氧罐。本报记者朱芸摄

回收的旧衣物一部分作为爱心捐赠,

一部分被循环利用,成为保温毡的原材料

旧衣物回收箱。本报记者朱芸摄

自年8月旧衣物回收箱启用以来,经回收箱获得的旧衣物,已累计达到50余吨,收到的各类衣服大多陈旧,但整洁干净。

保护环境,我们是认真的!

克拉玛依真的啥都在高速发展

本报首席记者田华英通讯员陈亮

铁路发展猛

克拉玛依至乌鲁木齐城际列车提速。本报首席记者闵勇摄

年,我市每天往返乌鲁木齐方向的列车为5列,其中城际列车3列、普通快车2列;每天往返阿勒泰方向的列车为2列,均为快车。今年随着新疆铁路第六次调图之后,克拉玛依至乌鲁木齐直达城际列车开通,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间快速旅客列车增开3.5对。力争年火车客运吞吐量达到万人次,甚至更多。

本报首席记者闵勇摄

据介绍,我市正积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xs/155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