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爸爸再出手,每一帧都洗眼治愈,美到哭

发布时间:2021/4/25 19:20:14 
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17/4580350.html

-咖爷有话说-

好的片子,总能孕育梦想。央视纪录片《天山脚下》一共5集,每集45分钟,从冰川雪原到山河沙漠,从人文地理到市井江湖,洗眼治愈,解放心灵。豆瓣评分8.8,被誉为新疆版《极地》,也被驴友们奉为绝佳的旅游圣经。

一位极少社交的圈内好友,忽然自驾游去了新疆,历时16天。

以每天3-5次的频率,每次6-9张的照片数目。让身边的一干人等,共同目睹了西游路上的盛景。

这次的朋友圈“云旅行”,让不少人心潮澎湃。

见惯了钢铁森林和城市喧嚣,对这些没有滤镜的蓝天白云完全没有抵抗力。

他说,这是他这一生盛况空前也绝无仅有的一次旅行。问起他个中情由,竟然缘起于一部央视纪录片——《天山脚下》。

是的,好的片子,总能孕育梦想。

该片共5集,每集45分钟,洗眼治愈,解放心灵。

它由纪录片《第三极》《香巴拉深处》的总制片人王未来、颜占领领衔,由著名作家祝勇担纲总导演的主创团队,历时一年多时间,寒来暑往、历尽艰辛拍摄而成。

讲述风格平静绵长、横陈出新,美轮美奂的人间胜景和娓娓道来的异域风情,在众多纪录片爱好者中博得众彩。

在豆瓣上,它高居8.8分,被誉为新疆版《极地》,也被驴友们奉为绝佳的旅游圣经。

从冰川雪原到山河沙漠,从人文地理到市井江湖。这部纪录片用5个故事贯穿22个不同年龄段、不同民族的人,清晰透彻地讲述了新疆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风采。

没有了城市喧嚣,那才是真正的鲜活市井。

那些天天哭着喊着“诗和远方”,无处安放“自由的灵魂”的人,却鲜有领略过天地辽阔,万物生长。

这里的熊孩子们,在这方面比我们这群成年人更有话语权。

他们策马奔驰

雪原嬉戏

大漠踢球

总之,四个字,尽情撒野。

过着人与自然高度契合的童年生活,何愁灵魂不自由?

接下来,带你领略一番真正的“诗和远方”——

哈萨克族的鹰与马

就像高富帅一定要配真皮座椅和全景天窗,猎鹰和骏马,这种武侠片里高手的顶级配置,是哈萨克族的民族符号。

“鹰舞”是哈萨克族特色的典型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阿勒泰地区的阿贝坦乡和布尔津一带。

冬季,茫茫雪原上的哈萨克族人,沿袭了贯穿千年的神秘信仰,在广袤的雪原上演绎鹰的舞蹈。

一个具有十足野性的民族,爱鹰爱马,爱到骨子里。在这里你不难看到族人们驭马架鹰,纵横雪域的捕猎盛景。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更像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伊犁河谷,著名的杏花谷。

春天来临,谷里的野杏林开出一树粉白。漫山遍野,云霞一样的野杏花,在山谷中如海浪般起伏汹涌。

单是看这风景,就足够心醉。

在这样的好天气里,4岁的夏依布兰必须要在春季转场前学会骑马。

学习的过程不尽如意,夏依布兰在马背上晃来晃去,一个不稳摔了下来。

4岁的小朋友,个子还没有马肚子高,想要学会骑马,却连上马都做不到,岂不是个大笑话?

这点困难可难不倒这个聪明的小家伙儿。

他先找一颗歪脖儿树,踩着歪脖儿树爬到跟马背齐高的位置,借助树的高度,他很轻松地上了马。

为了学会骑马,他被坚硬的树枝划伤过脸颊,几次三番从马上跌下疼得抹眼泪。却没有丝毫要放弃的意思。

经过一番不懈努力,夏依布兰最终成功了,他跟小伙伴们一起策马扬鞭,驰骋草原。

(小家伙太帅气了,这里需要一段BGM)

哈萨克族骨子里的顽强,由此可窥。他们的孩子,一旦生下来,就是要交给自然的。

蒙古族与马的连结

据说不到喀斯特湖就不算到过新疆。富饶的喀斯特湖,是新疆人引以为傲的神秘地带。

它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面积约五千平方公里,是冰山与冰石的杰作。

喀纳斯湖的9月,蓝天碧水,云卷云舒,遥远的山峦覆盖着皑皑白雪和茂密草木。

广袤无垠的牧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牛羊四现。

闹日甫阿拉西是这片草原上的土尔扈特人,同这里所有的蒙古族一样,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土尔扈特部,是清代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18世纪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领17万族人自伏尔加河流域东归,最终只有4万人返回祖国。

闹日甫阿拉西就是他们的后裔。

他有一匹陪伴了家族四代人共计40余年的老马。自孙子郎才出生时,这匹马就是家中的一员。

除了陪伴,它还救过郎才的性命。但是如今,这匹马已走到生命的尽头,它熬不过这个冬天。

土尔扈特人对待将死的马匹有他们自己的习俗,它们要在暮年被放生,回归大自然。

历经风霜雪雨的蒙古族老人,面对终生至交,流出不舍的眼泪。

老马也带着伺察人心的灵性,回以慈悲的注视和依恋的泪痕。

蒙古族人对自然有着挚诚的热爱,非常重视与自然的连结。世界上,与马这种烈性动物相关最密的,也当属这一族群。

钟情马、崇尚马、誉美马,是这一族群源远流长而意趣深邃的特有遗风。

他们以马围猎,以马交通。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匹家人一般的老马,闹日普阿拉西的这种告别,在这片草原上时有发生。

维吾尔族对生命的起舞

维吾尔在当地的语境中,意为“团结”或“联合”。这个族群大多数生活在荒漠周围的绿洲。

闻说维吾尔族姑娘,个个美丽,不仅热情似火还能歌善舞。

那儿的大街小巷,不乏“迪丽热巴”。

拥有浑然天成的美貌,她们却没有恃宠而骄,反而朴实温柔。这个民族的女性,无论多大年纪,总有这种独特的魅力。

麦合蒲来提就是他们中的一员。现在她已人到中年,与日本人江上鹤也结婚二十余年。

二十多年前的一场偶遇,让他们喜结连理。一段跨国婚姻,既少不了千山万水,也少不了抗拒挣扎。

尽管聚少离多,他们十分努力地融入了彼此的生活。此后,不断的离别和相聚,似乎成了这场婚姻永久的命题。

纪录片中的这对夫妻总是眼神似水,温柔宁静。

他们抚摸着陈旧的照片,一遍遍讲述离别时回忆过千万次的风景。

好像是刚刚步入恋爱的小年轻,念着写过的信,说过的情话。

很难想象,这是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妻。

在与丈夫聚少离多的日子里,片子没有展现麦合蒲来提的苦难。

因为离别一直在到来,重聚也一直在继续。距离上的隔阂无法阻碍他们的惺惺相惜。

尽管送走丈夫的麦合蒲来提有些失落,但她迎着夕阳的背影看起来分外坚定。

这些故事里的人,尽管跟我们相隔万里,却活出了你我羡慕的样子。

大概是维吾尔族人严酷的生活环境,为他们铸就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民族性格,也让他们更加包容,更加拥有耐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新疆三大山脉,从北到南,匍匐着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

天山,身处号称“死亡沙漠”的欧亚大陆腹地,拥有丰富的山河湖泊,带着数千条冰川四泄而下,筑成南北两麓数以百计的绿洲。

天山内部纵横交错的谷地,集中了新疆大部分的草原和耕地。

民族的繁荣昌盛跟这种天时地利不谋而合,成就了绵延数千里贯穿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

在4K高清镜头下,地图的上的每一个点都那么澄澈。

大漠、山川、戈壁滩,马匹、草木、人情世故。

这片占1/6国土面积的土地上,滋养着47个民族,以及多元的文化。

他们身着色彩缤纷的传统服饰,每逢佳节载歌载舞。文明的独特味道,让他们充满与众不同的活力。

欢快时,他们载歌载舞;

忧愁时,他们不醉不归;

夜里,他们拥长空而眠。

当我们的城市生活正一步步跌入赛博空间和虚拟网络的深渊,这里的人们仍然在进行一场野性与规训的紧张拉锯战,享有一份独特古老的诗意与残酷。

常听人说,好的片子,总能孕育梦想。

这片广阔的疆域时刻提醒着我们,除了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生活,还有另一派天地,如童话世界般美丽,如浩瀚星河般辽远。

愿你有一天能寻到天山脚下,拥抱你的诗和远方。

*后台回复关键词“天山脚下”,获取资源

你心中的诗和远方在哪里?

—FIN—

转载须知

本文由文化咖原创

本文作者

悟空

文化咖孵化工场成员

转载请回复后台“转载”查看

投稿或合作事宜

请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xs/12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