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媛媛在乡村建设专职文艺队,

发布时间:2024/4/1 13:13:37 

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刘媛媛,带来了两份关于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提案。刘媛媛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更多院团前往民族地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给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更多交流机会。

刘媛媛出生在一个苗族家庭,从小就跟着父母到过贵州、云南、新疆等地。“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都是民族地区,在童年时就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温暖。”如今,刘媛媛的作品主要聚焦主旋律,《五星红旗》《国家》《美好祝福》等家喻户晓的作品,通过刘媛媛的演唱,融入民族文化元素,表达了少数民族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作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方向,老百姓喜欢什么,我唱什么。”

在脱贫攻坚时期,她曾担任“全国扶贫宣传形象大使”,三年间,刘媛媛深入到中国西部、西南部等地区的70多个曾经的贫困县,“可以说,我在脱贫攻坚的一线战斗过,更见证了贫困地区的巨大变化。”刘媛媛认为,脱贫攻坚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在目前的乡村振兴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层面也要跟上,共同富裕讲的是物质和精神都要富裕,“应该为民族地区培养出带不走的文化队伍,包括在民族乡村地区建设专职文艺队伍,推动民族文化现代化进程,让民族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刘媛媛。受访者供图

数字化保存,民族文化传承中要创新

在民族地区,很多历史文化相关内容往往是口口相传,缺乏资料记载,加上民族地区青年外出,传承人逐渐老去,有的民族文化遗产濒临失传。但是,这些面临失传的民族地区文化,往往是艺术创作挖掘原素材的宝库。

“如果不加以有效的传承和创新,那么,这些民族文化失传的可能性会增加。”刘媛媛表示,民族地区相对偏远,很多时候年轻人会追逐所谓的外来时尚文化元素,而忽视了本土民族文化元素的存在,不是因为不喜爱,很多时候甚至是因为没能接触到。

这次参加全国两会,刘媛媛委员带来了自己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领域的深度思索与建议。在提案中,刘媛媛呼吁深度挖掘民族地区的文化内涵,将这些民族文化元素传承中再创新,让民族文化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与现代文化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乃至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推广,让这些民族文化在更大范围传播,直到走向国际舞台。

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刘媛媛认为,需要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类别、内容、样式,进行深入分析,去粗取精,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进行采集、加工和提炼。依靠新媒体、新技术、新展示手段等,实现民族地区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更大范围、更快速高效地传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程。

年11月28日,“刘媛媛公益音乐课”走进“中国雪都”新疆阿勒泰市中心小学,与孩子们共同经历了一场以“长大成才,报效祖国”为主题的爱国主义课堂。受访者供图

“应加大在民族地区的文化投入,建立数字化传统文化数据库。”刘媛媛表示,以此,将民族地区历史、建筑、艺术、服饰、文物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并录入数据库,推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刘媛媛介绍,在苗族地区,苗绣如今已经和很多文创产品结合,做成了日常用品。手工苗绣还与新型绣机结合,这种传承创新的做法,让苗族文化受到了更多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ms/17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