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团百年到来之际
为充分发挥青年典型模范带头作用
激励广大青少年
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日前决定
授予49名同志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授予16个青年集体
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此外
对在完成重大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73名个人和17个集体予以表彰确认
其中
“90后”自然保护工作者
北京林业大学在读博士
初雯雯荣获
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人
物
简
介
初雯雯,女,汉族,年9月出生,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博士研究生,现任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会长。发起“河狸食堂”“河狸守护者”“河狸方舟”公益项目,建立阿尔泰山在我国境内首所专业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曾获国家环保部最美志愿者、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COP15生物多样性全球+全球典型案例、COP15大会中国青年代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影响作品征集最佳人气奖、中国互联网公益峰值-活力点赞项目奖、第二届“北林榜样”等荣誉。
从布满荆棘的高山丛林
到荒无人烟的大漠边陲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
她默默无闻却又掷地有声
用无数个日与夜守护着她的“朋友们”
以青春坚守动物保护
是初雯雯全心倾注
初心与热情的承诺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新疆阿勒泰地区,四面环山,风景秀丽。出生在阿尔泰山脚下,从小与自然为伴的初雯雯,和可爱的动物们一起长大,那些活泼的小家伙就是她最好的朋友。她的父亲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博士后,也是一名长期在新疆从事动物保护工作的学者,初雯雯从小便随父亲穿行在新疆的山林之间进行科考调查。年,她拥有了第一台属于自己的单反相机,从此,她开始记录陪她一起成长的普氏野马、蒙新河狸、黄羊等野生动物的故事。看着这些擅长“修水坝”的可爱河狸日益减少,本该在草原无忧生长的黄羊惨遭偷猎,她无比心痛,并暗下决心保护野生动物,坚定的信念在她幼小的心底扎了根。
初雯雯在野外拍摄动物
大学毕业后,出于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执着,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进入我校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当代黄蓉”的她,更加明晰了人生方向,一边在学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学以致用,扎根野外,投身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与救治工作。就读期间,她创建了“瞳之初自然影像工作室”,让远在城市的人们领略到不一样的野生动物与自然风光。
“从入学起,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治学和求知同样重要,通过在北林的学习生涯,我知道了专业的价值,优秀的途径,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做事的办法。”谈及硕士期间求学感悟时,她这样回答。
年,即将硕士毕业的初雯雯面临着和同龄人一样的选择,是坚守初心,以野生动物保护为毕生事业,还是退而求次,选择大城市相对安稳的生活?父亲叮嘱她“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而对她而言,二十余年的热爱与坚守,便是这道选择题最好的答案。
最终,在年初,初雯雯坚定地回到了阿勒泰,回到了她的大自然。
芳华待灼砥砺深耕
回到家乡后,初雯雯接手了父亲的珍稀特有物种蒙新河狸的种群调查工作。工作进展并不顺利,艰难伴随着她工作的每个时刻。几乎每个被称得上是成绩的工作背后,都是无数完全无法预见的困难和艰辛。
刚回到新疆时,由于当地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力量特别薄弱,初雯雯面临着人手短缺、资金不足等困难,经常白天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晚上就累得躲在被窝里哭鼻子。谈起那段艰难的时光,初雯雯直言真的是太难了。咬紧牙关一步步走来,每一步都充满艰辛,可当回顾自己的脚印时,却发现已经走出了很长一段距离。
为了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初雯雯和她的团队徒步走完了公里长的乌伦古河,拜访了每一家当地牧民,通过公益项目、提供就业、向牧民普及从北林课堂中学到的动物保护专业知识等方式,成功地邀请到户,近名牧民作为自然巡护员加入自然保护队伍。第一次全员培训时,初雯雯百感交集:“这些战友都是未来阿尔泰山自然保护的重要力量,我们不再孤单。”
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规划鸟瞰图
年,在北京林业大学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初雯雯成立了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着手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的公益项目、野生动物救助、相关检测及新媒体宣传等工作。同年,“瞳之初自然影像工作室”转型为“瞳之初自然保护协会”,并发起了第一个公众参与的河狸保护项目“蒙新河狸守护者”。从此,初雯雯多了一个可爱的昵称——“河狸公主”。
提到这几年所做过印象深刻的项目,初雯雯首先想到的就是她的河狸宝宝。蒙新河狸这一种群的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停滞不前,生物种群的保护工作并不如常人看到的那样容易,这是一项繁杂多元、耗时耗力的庞大工程。受到栖息地数量、食物资源、保护力量、救助条件等等因素限制,有些难关总是难以攻克。
初雯雯拍摄的河狸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幸运的是我生长在新时代,遇到了好的老师,遇到了好的团队,得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初雯雯说道。在初雯雯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第三次蒙新河狸种群数量调查数据增长了20%。汗水与心血终将换来河狸宝宝的茁壮成长,这是初雯雯的心愿,也是她的荣光。
支撑她走过艰难岁月的,除了始终如一的初心与经年累月的坚守外,还有骨子里敢为争先、不屈不挠做实事的北林精神。当遇到具体困难时,初雯雯也会回母校向老师们求助,“在科研和专业领域,母校给了我特别大的支持,我为自己是北林人而自豪。”
从野生动物保护的体验者、参与者再到组织者,几年间初雯雯完成了身份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初雯雯最大的体会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大胆地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惧困难,方得始终。
“没有什么事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做成一件事情很难,工作总是连绵不绝,但我们北林人的创造力也会像星辰大海一样,给我们无穷的力量,让我们乘风破浪。”
脚下有冰峰草原,心中是星光璀璨。
千山万水步履不停
初雯雯在COP15开幕式上发言
年底,初雯雯带着她与河狸宝宝的故事和中国青年对自然保护的态度登上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的开幕式。
在初雯雯团队的不懈努力下,野生动物保护与救治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蒙新河狸保护系列的三个公益项目,已得到超过万人次捐助,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到阿尔泰山自然保护公益活动中。
为了让自然保护工作更科学,拥有更多的数据支撑,初雯雯在科研上有着明确的规划:“我今年要在科研上做两件事:完成蒙新河狸影像资料库的建立和蒙新河狸生境因子选择技术标准的制定,让我国河狸研究领域能够在我们这代人的努力下拥有更多的基础数据乃至科研成果。”
年,初雯雯获第二届“北林榜样”。她说,对于这一称号,在光荣之余,自己更感到一种责任。她所做的蒙新河狸保护工作是人类对于一个物种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ly/18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