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贯彻党中央关于努力实现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做好北京年冬奥会、冬残会预热宣传工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在阿勒泰地区启动摄制《冰雪之约》纪录片,并将在“央视新闻”“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向国际国内受众推送。
近日,中央电视台总台新闻中心摄制组抵达阿勒泰市,在汗德尕特乡墩德布拉克彩绘岩画、阿勒泰博物馆及斯兰别克木制品店进行取景拍摄,深挖阿勒泰古老滑雪起源及发展。
记者了解到,《冰雪之约》共分三集,每集50分钟,将以宏观视角、微观体察,梳理和总结国家冬奥战略推动冰雪运动发展的奋斗历程,记录人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精气神和获得感,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喜人面貌。
在汗德尕特乡墩德布拉克彩绘岩画,摄制组一行5人,对岩画多角度、全方位进行了取景拍摄,真实地记录下岩画的每个人物、动物和场景。据了解,墩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位于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东北方向约6.5公里处一巨石洞穴里,最早被一牧民发现,是新疆目前发现的内容最为丰富、保存最集中的一处洞穴岩画群。岩画所在的洞穴深1.7米、宽3.5米、高0.8米,在洞穴正上方绘有7个人物,每个人物弯腰屈膝,抬头撅臀,手持单杆,脚蹬长条形物件似滑雪板,这一岩画也为印证“人类滑雪起源地”提供了重要依据。
已有万年历史的古老毛皮滑雪板素有古老“活化石”之称,而其制作技艺已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阿勒泰特有的珍宝。居住在阿勒泰市拉斯特乡诺改特村的斯兰别克·沙合什,就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毛皮滑雪板制作传承人,为古老毛皮滑雪板制作传统技艺的弘扬传承做出了贡献。
为让摄制组加深对古老毛皮滑雪板文化的了解,在斯兰别克木制品店,斯兰别克现场进行了演示,从制作、选皮到定型的每个步骤,都一一为摄制组进行展示,让观众可以近距离、全面地感受到古老滑雪板制作技艺的起源及传承。
央视“冰雪之约”纪录片摄制组将聚焦阿勒泰市冰雪产业发展情况,揭秘“人类滑雪起源地”,充分展示全市落实“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战略的具体实践,丰厚的冰雪资源和冰雪文化,以及冰雪旅游和冰雪产业发展成果。(阿勒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马拉力·加尔恒)
转载:阿勒泰市零距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ly/1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