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喀纳斯雪都阿勒泰

发布时间:2021/2/19 8:55:32 
9月18日至23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全国党报践行“四力”走边疆暨百名社长、总编辑走进“净土喀纳斯雪都阿勒泰”联合采访活动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社长、总编辑通过深入到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哈巴河县、布尔津县和喀纳斯地实地采访,以最近的距离、深入的采访、游客的视角领略平安、美丽、幸福、祥和的阿勒泰,零距离感受和体验了"净土喀纳斯雪都阿勒泰"的独特魅力。

月亮湾

走进雪都阿勒泰阿勒泰地区地处新疆北部,总面积11.8万平方千米,辖区内有六县一市、“一山”(阿尔泰山)“一河”(额尔齐斯河),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三国接壤,边境线长公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和新疆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地区。在这里,绵延千里的阿尔泰山和额尔齐斯河流域分布着冰川河流、森林草原、湖泊湿地、地质奇观、大漠戈壁等诸多高品质旅游资源多处。春季积雪消融、山花烂漫,夏季流水潺潺、草木葱翠,秋季层林尽染、五彩缤纷,冬季白雪皑皑、水墨泰加,景色优美,四季变幻;在这里,有喀纳斯、可可托海和白沙湖3个国家5A级景区,有乌伦古湖、五彩滩、白桦林、草原石人等6个4A级景区,有5S滑雪场1家、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湿地公园8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阿勒泰被称之为“金山银水千里画廊”“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雪都”。阿勒泰的夏季旅游资源是国家级的,冬季旅游资源则是世界级的。5年,一幅古人滑雪狩猎的岩画,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墩德布拉克村一个洞穴的岩壁上,被一个偶然路过的牧民发现。这成为已知世界上关于滑雪最早的记载,也是因为这幅画,阿勒泰被证明是人类滑雪起源地,6年得到世界公认。阿勒泰地区位于北纬45黄金雪域,这里雪量大,冬季平均积雪厚度在1米以上;雪期长,全年降雪期天;雪质优,被奉为雪中极品的“粉雪”;雪域广,优良等级滑雪资源区域面积约平方公里。年9月18日,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授予阿勒泰“中国雪都”称号。可可托海地质公园——3号矿坑可可托海精神永驻可可托海其实没有海,而曾以稀有金属矿业发展闻名于世。可可托海位于富蕴县,这里盛产着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是世界地质矿产博物馆,曾为国家偿还前苏联外债的38%、“两弹一星”试验发射成功、培养稀有金属人才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如今,可可托海镇在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后又转型发展旅游,景区内的老厂房、老设备、老矿坑已成为旅游发展最好的红色历史遗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矿区变景区后,加上国家5A级可可托海风景区的旅游资源,使距离可可托海镇5公里的额河第一村塔拉特村“吃上了旅游饭”,该村在黑龙江省的大力扶持下,村里80%以上的村民通过发展民宿、销售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人均收入仅旅游就增收元,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确定为“一村一品示范村”。“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座富矿,也是我们发展红色旅游最宝贵财富的来源。”在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来到这里的游客不仅为景区运营部经理、“矿三代”谭胜利的激情表白所动容,更被“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和矿区工人的家国情怀而震撼。雅丹地貌我为祖国当卫士“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每每回想5年前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景,中哈边境军武哨所的马军武总是心潮澎湃,也是因为这句话,20公里边防线,他和妻子张正美来来回回走了30年。30个春夏秋冬,马军武和妻子在巡逻路上磨破了百余双胶鞋、穿破了40多套迷彩服,记下了30多本边情日志,创造了30年未发生涉外事件的纪录,维护边境稳定,守护祖国安全。生命不息,守护不止。像马军武这样把一生贡献给了边疆的人在阿勒泰还有很多很多。吉木乃县萨尔乌楞村被称为“中哈边境第一村”,马合沙提斯拉木的父亲年复员后回到家乡就主动当起了义务护边员,守护着15公里长的边境线,一守就是30多年。年1月,马合沙提的父亲病逝,马合沙提正式从父亲手里接过马鞭,继承父辈遗志,开始了神圣的巡边护边事业。五十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马合沙提父子二人每天坚持巡边,巡逻一次要走30公里,一年天,不间断地巡逻了50多年,就是54万多公里。“我家住在界河边,祖国母亲在心间,种田放牧护国土,世世代代守边关”,萨尔乌楞村墙上的这几句醒目的话语是这个边境村农牧民们世代以守边护边为己任的真实写照,也是马合沙提执着护边情怀的最好诠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站岗放哨。“我为祖国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正是有了无数像马军武、马合沙提父子这样无私奉献和长年驻守的人,才筑牢了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铜墙铁壁。祥和静谧禾木村人间仙境禾木村禾木村素有“摄影家天堂”之美誉,0年以来,禾木村荣获“中国最美的六大古村古镇”“中国最美的十大秋色”(之一)等称号。年禾木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年禾木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年禾木村入选“中国十大乡愁村庄”,被国家民委命名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禾木村是蒙古族图瓦人村庄之一,也是仅存的3个蒙古族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大的村庄。禾木的早晨,那潺潺的河水、静静的白桦林和袅袅的炊烟组成了一幅图瓦人静谧而祥和的村居画卷。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流淌,原始村落与大草原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来到禾木村,首先进入人们视野的就是那一栋栋的小木屋和成群结队的牧群,与雪峰、森林、草地、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禾木村的小木屋已成为图瓦人的标志,小木屋既原始古朴又可以抵挡当地将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严寒,并带有游牧民族的传统特征。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形雨棚,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原木堆成,既保暖又防潮。禾木最美的秋季,深秋的禾木层林尽染,绚丽多彩,是一处典型的原始自然生态风光。在禾木村周围的小山坡上可俯视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远观日出、雪峰与涓涓溪流,近览图瓦人家,是拍摄日出、晨雾、木屋、禾木河的绝佳取景地。喀纳斯山倒影醉人净土喀纳斯喀纳斯湖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中段,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黄金地带,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始终保持着原始风貌而被誉为“人间净土”和“世界上最美丽的湖泊”。喀纳斯湖诞生距今约20万年前后,它形如弯月,长约24.5公里,平均宽度约2公里。平均水深90米,最深可达.4米,是中国最深的高山淡水湖泊,以其“湖怪”“云海佛光”“变色湖的未解之谜”而蜚声中外。元代成吉思汗的军帅耶律楚材远征途经喀纳斯湖,被这壮丽的景色深深打动,吟诗道:“谁知西域逢佳景,始信东君不世情。圆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池平。”喀纳斯湖深藏在千岭万壑的阿尔泰山间,属于喀纳斯河流域范围,河水补给主要靠阿尔泰山友谊峰、奎屯峰冰川积雪融水及湖区自身降水。喀纳斯河则发源于阿尔泰山主峰友谊峰的南坡喀纳斯冰川,全长约公里,由东北向西南流,在贾登屿与禾木河汇聚成布尔津河,最后注入额尔齐斯河。喀纳斯湖是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精华,是大自然的点睛之笔,自然生态环境保持着原始的状态。四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森林密布、草场繁茂,碧水蓝天、青山白云、雪岭草甸浑然一体,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春天的喀纳斯山花烂漫、芳草萋萋;夏天的喀纳斯郁郁葱葱、湖波荡漾;冬天的喀纳斯银装素裹、冰清玉洁;秋天的喀纳斯,湖光山色、层林尽染,犹如人间仙境。喀纳斯,这个曾经无人知晓的幽静湖泊,经过30多年发展,一举成为享誉世界的国家5A级景区,日接待游客最高达10万人(次),成为阿勒泰旅游业的龙头。

神龙湾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霆李寒歌

编辑:李晶豆雅博审核:闫莉签发:王鹏飞

声明:部分文章和素材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亲们~

想天天收到精美的图文吗?

记得每天锁定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ly/11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