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 19:18:46
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7107858.html我每周写的文章多半都在抄书,这次更有点过分,打算抄做书的同行的文章,心里是有点惭愧。不过我喜欢李娟和阿勒泰这么久了,推荐给我的朋友也喜欢李娟这么久了,看到李娟的编辑写的李娟,一定要分享一下——《冬牧场二三事》《阿勒泰的角落二三事》。摘抄与原文的顺序有点打乱,是从一个编辑到另一个编辑的角度。电子阅读的时代正在轰轰烈烈来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更换介质轻便阅读。作为一个藏在文字背后的传统编辑,选取衣料,缝缝补补,所有细致的耐心的工作,心甘情愿,也许正如李娟所言:“我们生命中那些最欢乐最年轻的时光都用在了学习这门手艺、使用这门手艺上,我们肯定不仅仅只是依赖它生活吧?”如果说《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中的李娟,是那个站在天光之下、草原之上、明亮愉快又亲恋生活的李娟,那么《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中的李娟,则是动荡颠簸的生活之中,投在无边荒野上的一个踽踽前行的孤单背影。一不小心看到了她小心翼翼藏匿的各种悲伤,顿时觉得那些长成之后的清亮无暇,多么来之不易。李娟还是那个大家所熟知的李娟,她从来都是不耽溺的,注定不会在小我的情绪里沉沦。尤其在读到“宁静”和“最大的宁静”这两节时,我深深感受到她心中那股柔韧坚定的力量。她像兀自蓬勃的野草一样贴服着深远的大地,把琐碎枯寒的生活,聚合成闪闪发光的不朽钻石。再也没有遇到比李娟更加珍惜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的作者。我惊讶地发现,编辑过程中每一处细微的改动,小到一个标点是该用逗号还是句号,她都能敏锐察觉,有丁点不妥的,她都会反复思量之后,再和我们商定一个妥帖的表达。举个例子,细心的读者也许会看到文中前后分别出现了“黯淡”和“暗淡”两个词,并未全文统一。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上,它们其实被定义为同一个词,“暗淡”是使用时的“首选”,出于保守考虑,大可全文统改,既可规避错误,又能省时省力。但在书中,独有一处,李娟特意用了“黯淡”,因为这个字所涵盖的情感,不止有人生的暗淡无光,还有心境的黯然静默。我们太默契了,在编李娟的书之前,一定都看过并且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一本书,日本国宝级摄影师星野道夫的《在漫长的旅途中》。那是整个年我最挚爱的一本书,这本书的一切,无不贴我心意,令我爱不释手。星野道夫说:“人的一生,总是为了追寻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这句话,用来形容我心中的李娟,和她笔下的文字,再好不过。《在漫长的旅途中》/星野道夫单独在零下四十度的冰河地带扎营一个半月,所拍摄所写下的冰河挤压滚落至海中的声音;长期在海湾中冒着酷寒与浪涛,划着小独木舟来回巡弋所捕捉到的座头鲸深潜前扬起尾鳍的画面;一个人横跨阿拉斯加的四季,在各地扎营所记录下的驯鹿……日本国宝,极地摄影家星野道夫最后遗作。旅居阿拉斯加二十年,长期只身行旅于酷寒的极北大地,对于生活在严苛自然环境中的人与动植物,以镜头和执着投注关怀的目光,同时也以无尽的温柔笔触,诉说重新省思所谓“丰富人生”与“幸福”定义的静谧话语。透过书中真切质朴与撼动心灵的叙事构图,读者可以跟随星野道夫深印在大地上的足迹,沿着一幅幅的照片,将眼光延伸到清澈深沉的极北大地,进行一场回归自然的心灵之旅。人的一生,总是为了追寻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转眼十年,无论是书里的阿勒泰还是现实中的阿勒泰,以及生活在阿勒泰的人,发生在阿勒泰的事,都与从前相去甚远。没有什么能铭记生活留下的痕迹,因为生活本身是流动的。也许唯有照片能记取某些瞬间。那么循个惯例,也为这本书加上几幕同文字一起被记取的瞬间吧。在李娟一口气发来的N多照片里,我们共同挑选了16幅,它们被安插在书的前、中、后三个印张里。因排版诸多限制,图文并没有严格地对照,但有春夏秋冬,四时风景,也有羊的迁徙,人的停留。它们印证着顺天应地的放牧生活,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在遥远的北疆阿勒泰。我们生活在拥拥嚷嚷的城市,沙尘雾霾,空调暖气,渐渐模糊了季节。然后阿勒泰有多么分明的四季,春天群花芬芳,夏天绿意葱茏,秋天层林金黄,冬天天地洁白。念及此,我又决定,纠缠设计师,为我定制一套四季主题书签。由衷感谢《冬牧场》与《阿勒泰的角落》共同的设计师韩笑,是她以灵动的心与画笔,细细勾勒出了阿勒泰冬天的旷阔、盛夏的丰足。你看封面的草场、树林、小萌羊,也许你没注意到,草丛里还精心点缀着文中提到的野草莓;再看封底,远处有依稀雪山,注视着这片草原已逾千年;最后展开整张外封,是的,这是一幅一直延伸到勒口的完整画面。年一个初秋的夜晚,我窝在被子里看《阿勒泰的角落》,从《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到《看着我拉面的男人》,再到《河边洗衣服的时光》,越看越激动。怎么形容那种心情呢?就是你在一条尘土漫天的路上走了很久很久,眼前一片灰败,突然一转头,发现脚边开着一丛遗世独立的从未见过的花,顿时人也不焦灼了,心也不空虚了,口齿生津,满心愉悦。看到凌晨两点多,舍不得合上书页,又生怕一夜就把它给看完了。最后,我忍不住拿出手机,给知交多年的密友发了一条短信,叮嘱她一定一定要看李娟的书,若是错过,太可惜了,这才依依不舍地关了台灯。我相信懂得李娟的人,看到后记中那一句“整整半年,赶稿的日子里,冬牧场的荒寒之气渍透了这半年来的喧嚣世事。每到心浮气躁的时候,总算还有磐石镇放胸间,总算不至迷惘”,就会明白,这本她第一次有计划创作的长篇纪实作品,倾注了多少心力,又承载了多少情感。李娟的灵性与聪慧,固然是上天的赐予。但写作成为她唯一的开启,让她由一个阿勒泰深处四处漂泊的姑娘,变成大家都喜欢的作家,她付出的那些,我们真的看不到。记得去年,还未关闭微博的李娟在进行网易微访谈时,有读者问道:“哪一种姿态更适合写散文呢?心的漂泊还是身的漂泊?”李娟回答:“我宁可写不出散文,没有任何才华,也不愿漂泊,无论心还是身。”小小地透露一下,在这本《冬牧场》成书的春夏之交,李娟终于携家中的鸡鸭牛狗,各种动物,浩浩荡荡地搬了家。希望李娟能够从此安定生活,不再漂泊。也希望她在安定之后,继续创作出让我们欢笑、流泪、爱不释手的有力量的文字。
李娟照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ly/10874.html
上一篇文章: 吉林省最新行政区划图行政统计表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