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坚韧生活李娟遥远的向日葵地

发布时间:2024/5/3 17:05:22 

这个时代,

如果还有一个地方有传说,

那就是阿勒泰。

风里来雨里去的边疆牧人,随家庭不断迁徙的动荡生涯、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风沙肆虐的荒漠中种植向日葵……本应厚重、贫瘠、苍凉的生活,在李娟独树一帜、灵光闪闪的笔触下,却焕发出别样的温暖、丰盈和喜悦。

“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是李娟母亲多年前承包耕种的一片贫瘠土地。李娟一如既往用她细腻、明亮的笔调,记录了劳作在这里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节:她勤劳乐观的母亲、高龄多病的外婆,大狗丑丑小狗赛虎,鸡鸭鹅,以及日渐华盛,却被鹅喉羚毁了再种,种了又毁的九十亩葵花地……刻画的不只是母亲和边地人民的坚韧辛劳,更是他们内心的期翼与执着,也表达了对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疑虑。呈现出一种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脆弱微渺的,同时又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

《遥远的向日葵地》延续着《冬牧场》、《阿勒泰的角落》的写作风格:真实、自然、亲切、平和。细腻、真实的记录,让我们闻到向日葵淡淡的清香和结籽的声音,听到了蜜蜂幸福的吟唱,也感受到了“向日葵”之外的美丽与沉重——这是李娟散文的魅力和独特之处:感情饱满厚重却不张扬喧嚣,文字朴实无华却字字沁人肺腑。她曾说,时间是最合适的容器,收容我们全部的庞大往事,向深渊坠落。我更觉得是随着李娟的文字在时间的容器里陈酿。

生命的源头不可溯及,写作的源头也隐秘无尽。在阿勒泰,李娟记录着乌伦古河从东往西流,横亘阿尔泰山南麓广阔的隔壁荒漠,沿途拖拽出漫漫荒野中最浓烈的一抹绿痕。在阿勒泰,她又在岁月的镜框中呈现出一个巨大的梦境,她在《冬牧场》里写道: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时最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有月亮像个梦。我在想她的梦与沙漠、戈壁、草原息息相关,她的梦恰似向日葵般灿烂,承载着她无尽的勇气和激情。

新浪微博:

一书壹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letaizx.com/althj/18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